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英 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下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统计图。

材料三:自1961年起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盟都遭到了戴高乐的否决,直至直到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盟(当时称为欧洲共同体)。由于欧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与欧盟利益和主导权等问题,2017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英国脱欧方案发表演讲,宣布“干净退欧”。英国退欧对英国和欧盟产生重大影响

—— 摘编人民网

(1)材料一中英国由工业产品数量位次第一位退至第三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述表格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

(2)材料二中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发展的同时,西欧国家是如何改变自身形象的?

(3)读材料三回答:英国退欧对欧盟产生怎样的影响?

 

(1)忽视对技术、设备的更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2)采用新技术;马歇尔计划援助等。成立欧共体和欧盟。 (3)欧盟不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欧洲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会下降;欧盟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欧洲经济危机加剧和发展不可预知性等。(类似亦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时间1913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由于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忽视对技术、设备的更新,导致其在世界上开始落后,被美国和德国超越,导致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50-1970年的欧洲,指的是二战后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战后欧洲经济崛起的原因包括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欧洲国家采用新技术、调整政策、重视科技教育等等。战后欧洲为了自身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开始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成立了欧共体和欧盟。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英国退出欧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曲折,欧盟不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欧洲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会下降;欧盟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欧洲经济危机加剧和发展不可预知性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本题重在考查欧洲发展的历程,尤其是英国的发展历程,从本题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重视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英国脱欧的事件中,可以认识到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曲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洋务方案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闸门。然而中国的洋务运动真的能“自强”和“求富”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方案破产。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叹呢?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同时洋务企业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贪污浪费严重。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相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剥削制度,试图在中国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失败。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围绕“洋务方案与社会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或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垄断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材料二:宋代城市外围有很多小型的贸易场所——草市。一些草市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兴的城市——镇市,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和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商业的繁荣还带来了货币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会子”“关子”等纸币。宋代通过市舶司在海外贸易中获利丰厚,南宋绍兴年间,市舶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1/6。南宋时期,造船业发达,福建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宋朝政府对前来贸易的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凡设有市舶司的城市,都建有专门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在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专门的外商子弟学校——蕃学。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内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查看答案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下列简笔画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政治格局演变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利用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 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

C. 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 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查看答案

历史有惊人形似之处。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相同点是(    )

A. 巩固和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 阻止了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

C.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