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探索救国之路】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

【探索救国之路】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

什么?

 

(1)目的: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 (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开放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中英《南京条约》中, 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 (2)根据材料二,由“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维新派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目标,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谈感悟,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传承华夏文明】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举出一例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提取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她研究的领域应属于(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电子计算机技术

 

查看答案

2013年,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 经济市场化    B. 经济集团化

C. 经济信息化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德国突袭波兰

 

查看答案

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