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救国之路】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
什么?
【传承华夏文明】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举出一例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提取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她研究的领域应属于(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电子计算机技术
2013年,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 经济市场化 B. 经济集团化
C. 经济信息化 D. 经济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德国突袭波兰
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