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承担大国责任】先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

【承担大国责任】先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材料二:“1944年10月25日下午2时,一美国军用飞机与日军作战受伤,在返回重庆途中,6名飞行员跳伞降落保康合助乡七、八保(油坊街、汤池峡),县政府派出警察和医务人员前往照料保护。26日至县城,27日在县中与学生举行赛后,由警察护送至老河口。”

                                           ——楚天襄阳网

材料三: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抗日战争时期,保康人民勇救6名美军飞行员的事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哪一标志性事件有关?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⑴九一八事变、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⑵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⑶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是亚洲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削弱日军在欧洲战场的势力,协助欧洲战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⑴根据材料一,由“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则为14年。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其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挑起“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 ⑵根据材料二,由“抗日战争时期,保康人民勇救6名美军飞行员的事迹”,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中国人民同美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这是由于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根据材料三,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是亚洲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削弱日军在欧洲战场的势力,协助欧洲战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奏响复兴凯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识读下面年代尺:

(1)根据上面年代尺完成下列表格。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正确决策

良好开端

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

会议名称

 

 

 

 

【党的探索亘古未有】

材料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多年波澜壮阔,90多年壮丽辉煌……

(2)从“南湖红船”到“小康蓝图”,中国共产党在这90多年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上的创新分别是什么?请写出革命道路中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党的历史感触颇深】

(3)综合上述材料,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探索救国之路】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

什么?

 

查看答案

【传承华夏文明】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举出一例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提取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她研究的领域应属于(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电子计算机技术

 

查看答案

2013年,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 经济市场化    B. 经济集团化

C. 经济信息化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