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无一足恃,未可轻言抵御,则须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固本...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无一足恃,未可轻言抵御,则须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固本。

材料二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器等,皆能制造,有利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材料三  中国与洋人交接,必先通其志、达其欲,周知其虚实诚伪……兴办学堂。

——以上节选自李鸿章办洋务的言论

材料四

编号

时间

重要史实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6年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2年

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

1880年

李鸿章创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5年

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

1893年

张之洞筹办汉阳铁厂

1895年

康有为创办强学会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围绕“洋务构想与社会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或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评分细则:本题只提供答题原则,为避免阅卷照搬答案条条,所以不提供示例。 评分细则与要求如下。 论题(或观点):写出论题(或观点)即可。 阐述部分:分两个档次。第一档次:有阐述,有史实或实例,论述比较完整。第二档次:7-9分,阐述完整,有史实依据,论述完整,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拟定论题(或观点):洋务派的蓝图与实践。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还兴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论

C. 有实践经验的工匠都进步成了科学家

D. 科学家开始对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查看答案

伏尔泰强调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和社会契约学说,他们的思想共同的作用是(   )

A. 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C. 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D. 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蓝图,动摇了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 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 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    D.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之所以能够取代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民主革命思想尚未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