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7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习近平在首日的会谈中...

2017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习近平在首日的会谈中主张:“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在美国的发起下……举行了国际会议。……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互相合作……《宣言》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材料三 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北师大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四    1972年……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新闻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该会议签订的条约名称叫什么?

(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开启中美关系“破冰之旅”历史事件的名称。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又发生在哪一年?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美两国在未来应该建立怎样的外交关系?

 

(1)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2)合作,鼓舞了各国人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 的力量。 (3)抗美援朝,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 (5)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巴黎和会后于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并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2)材料二的内容反映的是二战期间,各国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国和美国都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所以中美关系在当时是合作的关系。《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3)依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这个事件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反映的事件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1月1日。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美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等等。 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历史上的中美关系,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能够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弱国无外交等相关的感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战胜利70周年,习主席在活动致辞中声明我们14年抗战的艰辛和苦难,以及我们最终取得的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千万同胞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全国各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三   

战役名称

时   间

主要地点

战役指挥官

歼敌总数

A

1938年

台儿庄

李宗仁

1万多人

百团大战

1940年

正太铁路

B

4万多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 的发生地和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所持的态度及其最严重的后果。

(2)材料二所述内容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此事件的最终解决方式及重要意义。

(3)写出材料三中与“A”“B”相对应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们14年抗战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纷纷东来。……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据材料回答“这条道路”有什么重要作用?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及其共同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及其到达的最远地区。

(4)上述材料对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吴征镒(1916-),寄籍仪征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8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我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 )

A. 文学家    B. 物理学家    C. 植物学家    D. 考古学家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多铎率清军兵临扬州城下,督师严防,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多铎劝降,说出“我头可断,身不可屈……即劈尸万断,甘之如饴。”的历史人物是(  )

A. 张若虚    B. 崔致远    C. 郑板桥    D. 史可法

 

查看答案

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分为四段。其中连接长江与淮水的是(  )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