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思想博大精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

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思想博大精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政治篇】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

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

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

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提到的“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它是由谁首创的?

材料三:启良先生在《中国文明史》中说:秦朝建立后,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为一统”。郡县是相对于分封而言的,二者之不同,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3)材料三中两种政治制度在”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上有何不同。

材料四: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4)据材料四,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的史实依据。

【民族篇】

材料五:雍正皇帝成精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5)据材料五,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代清朝统治者是怎样管辖西藏的?

 

(1)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主张“仁政” (2)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或嬴政) (3)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郡县制下地方官吏由国家任免,服从中央。 (4)政绩;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任答1点) (5)原则:尊重民族差异(从俗从宜”,“从安其俗或不改 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管辖:确立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可知,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的道德规范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由此可知,“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中央集权制度;它是由秦始皇(或嬴政)首创的。 (3)根据材料三“二者之不同,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可知,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是: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郡县制下地方官吏由国家任免,服从中央。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两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由此可知,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是政绩;“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的史实依据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5)根据材料五“雍正皇帝成精明确指出:‘从俗从宜’”可知,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从俗从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顺治帝正式册封“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又赐予另一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 高速度、低通胀    B. 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 信息化和全球化    D. 高速度和低失业率

 

查看答案

二战期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那么,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A. 牛顿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量子力学    D. 网络信息技术

 

查看答案

如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党宣言》发表

 

查看答案

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之一井上馨说:“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帝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同等地位。”他的说法是指(     )

A. 废藩置县    B. 文明开化

C. 颁布宪法    D. 四民平等

 

查看答案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B.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C. 179911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D. 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