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是各国目标。阅读材料,回答...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是各国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探索篇】

材料一:以1861年年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指什么?孙中山在中华复兴征途上“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指的是什么?

【奋斗篇】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结合材料二说说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又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国强民富的道路?

【强国篇】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摘自邓小平《在深圳、珠海等地的谈话》(1992年)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此次谈话有何重大意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主张?

材料五:20世纪50年代,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东山再起”的原因。

 

(1)洋务运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意义: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富民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探索:一五计划的完成、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问题: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意义: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①美国的援助;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利用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由此可知,“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指洋务运动;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可知,“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指的是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的诞生是中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中国革命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样革命的火种才能延续下去。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由此可知,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可知,邓小平又找到的富民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的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是:一五计划的完成、三大改造。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由此可知,中国农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种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邓小平在视察期间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针对的问题是: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南方谈话的意义是: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还有了新的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③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思想博大精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政治篇】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

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

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

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提到的“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它是由谁首创的?

材料三:启良先生在《中国文明史》中说:秦朝建立后,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为一统”。郡县是相对于分封而言的,二者之不同,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3)材料三中两种政治制度在”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上有何不同。

材料四: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4)据材料四,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的史实依据。

【民族篇】

材料五:雍正皇帝成精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5)据材料五,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代清朝统治者是怎样管辖西藏的?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 高速度、低通胀    B. 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 信息化和全球化    D. 高速度和低失业率

 

查看答案

二战期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那么,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A. 牛顿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量子力学    D. 网络信息技术

 

查看答案

如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党宣言》发表

 

查看答案

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之一井上馨说:“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帝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同等地位。”他的说法是指(     )

A. 废藩置县    B. 文明开化

C. 颁布宪法    D. 四民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