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历史教学资料》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的“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工业部门? “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美国在电、汽车、飞机三种技术上取得革命性进展是哪次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1)英国的棉纺织业;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条件:开展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3)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由“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2)由“美国在电、汽车、飞机三种技术上取得革命性进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美国在电、汽车、飞机三种技术上取得革命性进展,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美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国内条件,是由于美国的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根据材料,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近代城市逐步发展起来。

﹣﹣摘编自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二   1949﹣2006年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如图)

材料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无序扩张等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何成刚《史科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原因及分布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1978年后城市人口怎样的变化趋势?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进城市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日本对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的错误认识是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哪一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军队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经过极其艰苦激烈的战斗,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出动100多个团,对华北日伪军展开以破坏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两次重大战役?体现了中国军人在抗战中的什么精神?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选自《人民日报》

(3)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的性质,并指出其胜利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等。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 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

(2)材料二中的“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郑和的远航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清朝采用了哪种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4)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查看答案

二维码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现有250多种二维码,其中常见技术标准有QRCode等20 余种。QRCode因为具有识读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占用空间小、保密性强、可靠性高的优势,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二维码。(如下图)消费者可以用手机扫描获取相关信息,实现多功能操作用途。二维码核心技术实质上反映了(  )

A. 实践创新开启了蒸汽时代    B. 发明创造揭开了电气时代

C. 不懂二维码技术寸步难行    D. 信息社会的特征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 多极化格局形成    D. 欧盟迅速崛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