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国家增加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C. 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 D. 启动建设我国高等学校的“211工程
1952年的一天,农民李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相关 (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镇压了反革命
他曾经渴望金榜题名,经过努力终于考中状元;但他却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毅然弃官回家,走上实业救国的曲折道路。此人是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下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综合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世界篇]
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 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 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2)新经济政策的哪一内容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荚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 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现代史》
(3)20世纪90年代,美国步人了什么时代?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篇】
材料四(见下图)
(4)据材料四,指出图中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 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5)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当时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的状况?
【综合篇】
(6)综上所述,归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情境一: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 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分析:该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 ”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2)情境二: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分析:情境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上述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