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第一幅图片的右上角显示有土地改革的文字,第二幅图片描述的是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的场面,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农民搬掉界碑的场景,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查看答案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中华民国建立

C. 国民政府成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查看答案

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但不是所有的合作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私己同盟酿灾祸】

(1)上述系列图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酿成怎样的后果?“三国轴心军事同盟”中,德日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正义携手度危机】

(2)观察图一、图二,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任务是什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哪一组织建立的标志?其作用是什么?

【积极合作成趋势】

(3)根据图三、图四,说说“雅尔塔三巨头”聚会后诞生了哪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二战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还加入了WTO之外的哪一组织?

【学习感悟得真谛】

(4)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下人类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合作?试举两例。你觉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查看答案

合作交流是经济交往中的一种常态。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特别是近现代国际经济交往中,合作更加频繁。仔细研读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不对等的合作往往伴有消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漫画涉及美国哪一举措?美国实施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材料三都涉及了哪一经济现象?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材料一:讽刺美国某举措漫画

材料二:波音客机零件产地

材料三:某经济现象的认识

 

材料四:(法外长)要求“创造具体事实,作为团结行动的先决条件,以克服德法之间的旧日仇恨。”签订……是沿着这条道路迈出了第一步。……(这就)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兵戎相见的状态。                          

——(《阿登纳回忆录》)

(2)区域性合作体现了地区共同体崛起的愿望。写出材料四中“第一步”的名称,及迈出这“一步”后的直接效果。法德这“一步”的迈出及其发展对欧洲发展趋势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5年11月,《亚投行协定》获我国立法机构批准并生效,……“亚投行”将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投资于亚洲的“活力与增长”。                                         

——来源于百度百科

(3)互补互利、合作共赢是当今经济交往的诉求。请分别写出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中国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举措。根据材料五写出参与“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设国家合作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查看答案

先进的思想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该材料表明,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愚昧的运动……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说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请举出在18世纪,受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发生在欧美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有哪些?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内在的一致性是什么?它们分别指导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巨变?

(5)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