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中国古代这种官制的变化发生在( )
A. 明成祖时期 B. 明太祖时期 C. 雍正帝时期 D. 乾隆帝时期
人类文明在传承与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发现了以人为本、勇于追求、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从《圣经》里找到了早期基督教的理想:人们不分种族、无论贵贱,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1)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不得摘录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材料二中“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思想?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1)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以上历史地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冷战阴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德国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争霸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史料佐证】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
(2)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说图片并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释】
材料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概念的函》,要求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的字样,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部分爱国官兵和各阶层群众,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相继组成各种名目的抗日义勇军,抗击侵略者。其间,中国共产党迅速派出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魏拯民、冯仲云等重要干部到东北,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与自发组织起来的东北义勇军一道,在白山黑水间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从而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摘自百度网
(1)材料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事件?依据材料陈述这一观点的理由。
材料二:
(2)材料二国共双方发表通电与哪一事件的爆发有关?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共识?
材料三: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把26个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语言、宗教信仰和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级和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下。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的新发展?
材料四: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4)依据材料归纳作者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所持的观点。
材料五: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就是要强调反映局部抗战期间东北、华北、上海等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把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连接起来,以完整地论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
——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5)材料认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6)你校要举行一场宣传“十四年抗战”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出谋划策,为学校设计一项活动。
2001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中国在__________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__的一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国际文件《____________》,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942年,美英苏中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___________》,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由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