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 美日之间时敌时...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 美日之间时敌时友,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日本相互争夺】

材料一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用史实说明华盛顿会议使得“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的理由。

【美国对日单独控制】

材料二  对日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

(2)分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形成的背景。

【美国日本“激烈竞争”】

材料三    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哪些举措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西欧实力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国日本“相互合作”】

材料四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 “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况指出近现代美日关系发展的轨迹。

 

(1)、争夺重点:亚洲、太平洋地区。 理由:《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五国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计划。(任写一点给1分) (2)、背景: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 (3)、举措:对日民主改革;利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机会,为日本提供军事订货(任答一点给1分)影响: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方向发展。 (4)、轨迹:争夺——控制——扶植——有竞争也有同盟。 【解析】(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起主要作用的是美、 英、日。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五国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计划,这实际上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由此可知,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东亚和太平洋。华盛顿会议使得“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的理由是:《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五国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计划。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二战后,美国为推行霸权主义,极力遏制苏联,形成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由此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背景是: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由此可知,50年代初,美国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的举措是:对日民主改革;利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机会,为日本提供军事订货。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影响分别是: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方向发展。 (4)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现代美日关系发展的轨迹是:争夺——控制——扶植——有竞争也有同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披荆斩棘,力挽狂澜,为中华民族之振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考”。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危局,毛泽东同志深刻分析当时的国内外局势,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之路,他提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怎样才能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面对这样的考验,党中央的决策是,把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同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结合起来,在打好工业化基础的同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材料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赶上时代”为使命踏上新的“赶考”路。面对文革后思想僵化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果敢地打开了思想大解放这个“总开关”, 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从“沉闷停滞”到“真正活跃起来”,并把解放思想聚焦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民日报:郑必坚,历史性“赶考”和中国共产党》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找到的“正确革命之路”指的是什么?这条道路的第一次革命实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建国初期,党是如何打好“工业化基础”,并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打开的思想“总开关”具体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逢考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繁华,结合所学举出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4) 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查看答案

为了限制国王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近代绘画大师_______,其代表作《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

 

查看答案

_______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期间,涌现出两弹元勋_______,等一批先进人物。

 

查看答案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加以管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