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纵观古代,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但是,战争与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三:
材料四:在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很多,其中有南方的南诏。南诏的生金、丹砂、浪人剑、棉布等土特产传入唐朝,南诏乐也传入唐朝。南诏从汉地吸收不少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成都工匠在南诏传授纺织技艺,南诏手工业发达起来,与蜀地不相上下。唐文化也大量传入南诏。
——选自《文物隋唐史》
材料五: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魏主”是谁?材料围绕着哪一核心问题展开?魏主“移风易俗”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图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它们有何共同点?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材料三、四反映了唐朝时期民族交往的形式有哪些?
(5)材料五反映清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请列举史例说明(至少2个)。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皇权的加强的有 ( )
①废除丞相 ②分封藩王 ③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创内阁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出现于唐朝 B. “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明成祖朱棣
C. “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汉初的历史 D. “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时期
科举制曾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以下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隋文帝时正式形成 B. 唐朝创设进士科
C.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 民国是才被废除
明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
A. 选拔廉洁官吏 B. 阻碍文化发展
C. 谋划对准噶尔部的军事活动 D. 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