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这篇社论表明( )
A. 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B.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C.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 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1999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恐怖主义日趋泛滥 B.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
C.单极世界逐渐形成 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
A.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
B.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 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 兴办公共程减少失业
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持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据此可知,该会议最后协调的结果是( )
A. 《辛丑条约》的签订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九国公约》的签订 D.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31年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又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时代背景是( )
A. 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B.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
C. 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 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