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开言路是重才用才的重要途径。魏征任谏议大夫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开言路是重才用才的重要途径。魏征任谏议大夫后,他对唐太宗经常提出切中时弊的建议和批评,其中许多意见还很尖锐激烈。魏征死时,唐太宗痛哭流涕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魏征死后,遂亡一镜矣!”

材料二 “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

材料三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

(1)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了唐太宗施行了什么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元朝从哪个皇帝开始在地方设置“行省”?当时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当时台湾的名称叫什么?

(3)为加强君主权力,明太祖在地方机构上作了怎样的变革?他授权设置的特务机构叫什么?

 

(1)虚心纳谏;贞观之治。 (2)元世祖(或忽必烈));中书省;琉球。 (3)废中书省,设立三司;锦衣卫。 【解析】(1)分析材料一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魏征死后,遂亡一镜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贞观之治”。 (2)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巩固全国统一的措施,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是台湾。 (3)此题考查的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特务统治上: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名的不法行为。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的管辖。 点睛: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君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是历史考试的重要考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查看答案

“北家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徐霞客游记》

 

查看答案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 统一了女真各部    B. 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 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查看答案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 “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

A. 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B.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D.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查看答案

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 梵书坑儒    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 八股取士    D. 大兴文字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