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俄国(苏联)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曾经影响着这个国家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俄国(苏联)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曾经影响着这个国家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列宁在革命胜利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

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殊许可权合同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材料三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斯大林

材料四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他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经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大规模推广“玉米运动”,并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量方面赶超美国。然而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五 “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

——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这番话后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写一个)

(2)材料二中列宁提到的著名公式里的苏维埃政权是通过什么事件建立起来的?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美国人哈默的投资经商与苏俄哪一政策有关?该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3)材料三中斯大林的这一号召是为了抵抗哪一法西斯国家的入侵?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他的改革在当时首次冲击了哪一模式?据材料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五中所提到的“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这些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或农奴制改革);资金、自由劳动力,市场(答对一个既得一分) (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 新经济政策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等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3)德国 斯大林格勒战役 (4)农业 斯大林模式 不符合国情 (5)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6)促进或阻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亚历山大二世可以判断出,考查的是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亚历山大二世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维埃政权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建立的,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根据时间1921年和允许外国人经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之后才出现的现象。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等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抵抗的法西斯主要是德国;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4)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概括出赫鲁晓夫的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斯大林模式中的弊端;根据材料中的“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经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大规模推广玉米运动,并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量方面赶超美国”可以概括出赫鲁晓夫失败的原因是忽视了国情。 (5)根据材料中的人物戈尔巴乔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所以“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中介。 (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材料三  1950年的标语真是给翻身的农民撑腰:坚持支持农民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正义斗争。

材料四 “庆祝公私合营”——上海市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第一个早晨,全国最大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门前打出的口号。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

材料五  邵阳某县一农户的墙上还留有一条“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标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出现在近代哪一运动中?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人民近代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史实,“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坚持支持农民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正义斗争”是指什么运动?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它使农民获得土地的什么权利?

(4)材料四中的“庆祝公私合营”的口号出现在什么时期?

(5)材料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是在什么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什么?

(6)每个时代鲜明的口号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的不懈努力,从中你得到哪些感悟?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沉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自20世纪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本质上属于什么性质?

(3)材料三规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体制与孙中山倡导的政治体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自近代以来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B. 原子能技术    C. 航空航天技术    D. 生物工程技术

 

查看答案

某历史专栏出现了以下三则材料,该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

A. 印度独立    B. 亚非拉的崛起    C. 拉丁美洲的独立    D.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查看答案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只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盟歌。‘欢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    )

A. 欧洲一体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政治多极化    D. 贸易自由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