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
A.康有为 B.张謇 C.孙中山 D.严复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实业救国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提倡民主、科学
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是( )
A. B. C. D.
某期刊刊发的论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两篇论文刊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我)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材料描述的场景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
A. 驱除鞋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