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C. 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 审判制度沿用前清 B. 政体变化不甚明显
C. 平等制度遭受玷污 D. 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 中国同盟会 B. 武昌起义 C. 中华民国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 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 修建了铁路,极大 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 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北京是外国人扮演浪漫角色的温床。城东南受武装保护的使馆区内居住着靠国内汇款生活的嗜酒的高官显贵。——《费正清文集•观察中国》。为 “温床”催生提供安全保障的是( )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 战争赔款太少 B. 外国资本不能输入
C. 外国商品滞销 D. 清政府仍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