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对“站立”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结束...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对“站立”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人民成为新国家的主人    ③中国人民富裕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但是新中国还处于一穷二白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落后,所以③不正确,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什么战争?

(2)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能源技术分别有哪些?

(3)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网络购物”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4)1970年4月,中国取得的哪一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从此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行列?

(5)为了更好的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6)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查看答案

历史上,大国之间时敌时友,他们的关系变化直接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等发展。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造成了日本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日本是怎样摆脱民族危机的?

(2)20多年后,强盛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一次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影响?

(3)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

(4)二战中美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步走向联合。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5))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根据以上近现代大国关系的演变历史,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2017年“一带一路”已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材料一

 

材料二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

——《中国历史十五进》

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1874年《江苏巡抚吴元炳奏》

材料四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城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1)材料一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

(3)早在1864年,清朝康熙帝为巩固东南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与材料三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洋务派是如何做的?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

(5)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查看答案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注重各项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改革创新。

材料一

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存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次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jù,急)变嬗(shàn,变迁)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显示为两代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见下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图表—GDP》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2)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康有为年长孙中山8岁,他们近于同一辈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为什么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