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失业人数六百万,银行纷纷倒闭,对外贸易额锐减,农产品价格暴跌。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罗斯福致斯大林的贺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火药桶”或“火星”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的“经济危机”最先在哪个国家爆发?请写出这场危机的其中一个特点。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大危机对德国政治的影响。

(4)材料三的“转折点”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

 

(1)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2)美国;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持续时间长。 (3)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4)斯大林格勒战役。 【解析】(1)依据材料一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处于战略地位,长期以来列强之间进行了争夺,矛盾重重,又加上大国干涉,因此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2)由:“经济危机的爆发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的,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持续时间长。 (3)由“经济大危机对德国政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大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走上法西斯道路。 (4)根据材料三“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初苏联人民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使德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究中外历史上的文化成就,感悟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  如图一、图二

(1)图一所示为人类历史上两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请写出它的名字.

【绘画篇】    

材料二  如图三、图四

(2)风俗画以表现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为主,请写出促使宋代风俗画兴起的一个社会因素.图四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思想篇】

材料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3)由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治国的核心思想及其理想政治.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1)请回答出与图一至图四相对应的一个历史事件。

(2)请简述图三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查看答案

1943年初,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德国入侵苏联使第二次世界火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B.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 诺曼底登陆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D. 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查看答案

1919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由于(  )

A.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B.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D. 巴黎和会促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查看答案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所著《震撼世界的十天》,被誉为“二十世纪影响深厚、最重要的报告文学”。该书描述了俄国1917年11月前后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指的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十月革命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