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 年以来,在东亚大陆繁衍生息几千年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 年以来,在东亚大陆繁衍生息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开始面临西方入侵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直接导致了两大历史后果,一是在坚船利炮的威胁和凌辱下,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二是在“睁眼看世界”的震惊与觉醒中,传统中国开始发生“新文明裂变”。

——《任仲平: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一衣带水的日本都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它们都是一场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欲使国家走向世界,实现工业近代化,以发展经济、求富求强的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初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却没能使经济走向近代化,没能使这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材料三  他(康有为)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 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变法明显的远远超越了它的时代。鉴于王朝全面的衰落和老化,人们怀疑,即使变革得以全面实施的话,康的计划是否能挽救得了它。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有哪些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近代改革的异同,并简述原因。

(3)材料三中的“激进改革”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康的计划”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示意图反映了哪些变化趋势?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化探索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署《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署《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同:都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进行的;都是为了以实现国家工业近代化,富强国家为目的。异:日本的明治维新已成功告终,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中国的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原因: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明治维新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单纯的引进和学习西方的科学、军事技术,明治维新较全面的学习了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等。 (3)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统治的腐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变革措施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维新派无实权,未发动群众等。 (4)变化: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呈锐减趋势。因素: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广泛传播等。 (5)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840年爆发了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一步步加深,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就是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的表现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内容分析可知,两国改革的相同点是:都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进行的;都是为了以实现国家工业近代化,富强国家为目的;不同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已成功告终,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中国的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第二小问,原因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明治维新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单纯的引进和学习西方的科学、军事技术,明治维新较全面的学习了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等。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康有为)的激进改革”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在1895年发起公车上书运动,揭开戊戌变法的序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容“王朝全面的衰落和老化”揭示了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统治的腐朽;除此之外,“变法明显的远远超越了它的时代”也说明变法失败与当时的社会形态不相吻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行不通;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即使变革得以全面实施的话”说明变革措施没有得到全面实施;另外根据所学可知,维新派无实权,没有发动群众等都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 (4)第一小问。根据图表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1912年到1921年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此外,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广泛传播等。 (5)根据材料可知,近代化探索中的很多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由此告诉我们,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另外,中国的近代化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反过来,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三人物在沟通不同文明之间有何异同点。

(2)简述图二和图四人物的贡献,并指出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  伟大的历史人物,促成了伟大的转折;有一首歌,赞美了这个伟人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说出老人画的圈起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祖国统一就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全国人民从没忘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台湾人民表达思念之情。时代不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把下列几种方式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网上发帖,发E-mail ②通过无线电广播 ③发表电视讲话 ④通过卫星传播信号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发展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有(  )

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发展高等教育 

③开始恢复高考     ④增强教育难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处理各民族关系的建议是(    )

A. 各少数民族都服从汉族的领导

B. 各民族一律平等

C. 由汉族同化其他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统一

D. 按照各民族人数多少排定地位次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