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发挥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

材料二  欧盟在二战后的废墟上,经历一步步欧洲一体化进程而诞生了。说欧盟是为了维持欧洲和平而催生,倒不如说是欧洲列强再也无法承担战争代价的产物。的确,永不再战是欧盟创立的宗旨。

——中国军事网

材料三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2017年3月29日致信欧盟,宣布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脱欧”程序。 英国将有两年时间完成“脱欧”谈判。随着英国“脱欧”逐步进入谈判程序,外界期待有关英国和欧盟经贸投资关系、经济走势,以及欧盟未来改革方向等问题的不确定性能够逐步化解。

(1)材料一中美国的“援助”具体指的是哪一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盟的建立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脱欧”将会对英国产生什么影响?

 

(1)政策:马歇尔计划;实质:通过经济援助西欧,促进西欧战后经济的复兴与繁荣,逐步控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并“遏制”共产主义。 (2)影响: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促进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3)积极:英国可以摆脱欧盟的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消极: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可知,二战后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上的困难,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爆发革命;二是要逐步控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并“遏制”共产主义。 (2)根据材料可知,欧盟的成立维持欧洲和平,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可知,欧盟的成立,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促进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脱欧的积极之处:英国可以摆脱欧盟的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但在经济全球趋势下,英国脱欧的消极之处是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材料二  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19世纪末,美国经济实力跃居资本主义国家首位……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唯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指哪位历史人物领导的哪一场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美国的崛起之路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53 年,党中央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

材料三  2017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是如何应对材料一中的状况的?其基本任务主要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了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 年以来,在东亚大陆繁衍生息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开始面临西方入侵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直接导致了两大历史后果,一是在坚船利炮的威胁和凌辱下,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二是在“睁眼看世界”的震惊与觉醒中,传统中国开始发生“新文明裂变”。

——《任仲平: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一衣带水的日本都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它们都是一场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欲使国家走向世界,实现工业近代化,以发展经济、求富求强的变革运动。所不同的是,经过这场变革运动,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初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中国却没能使经济走向近代化,没能使这古老的中华民族起飞。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材料三  他(康有为)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 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变法明显的远远超越了它的时代。鉴于王朝全面的衰落和老化,人们怀疑,即使变革得以全面实施的话,康的计划是否能挽救得了它。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有哪些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近代改革的异同,并简述原因。

(3)材料三中的“激进改革”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康的计划”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示意图反映了哪些变化趋势?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化探索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三人物在沟通不同文明之间有何异同点。

(2)简述图二和图四人物的贡献,并指出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  伟大的历史人物,促成了伟大的转折;有一首歌,赞美了这个伟人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说出老人画的圈起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