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种“民族凝聚力”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概括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作为中学生的你,该怎么做?

 

(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5)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知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应该属于“自我疗伤”;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戊戌变法应该是“温药慢治”,辛亥革命则是“猛药重治”;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应该是“开颅洗脑”。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5)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认识。从历史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中学生应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7年,欧盟经过六次扩张,成员国增加到27个,总人口接近5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列标识属于欧盟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兴建公共工程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D.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查看答案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查看答案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A.劳动力问题

B.市场问题

C.资金问题

D.原料问题

 

查看答案

2016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