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 )
A. 赔款 B. 开放通商口岸 C. 割地 D. 允许开设工厂
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下列符合以上条件的条约组合是
①中俄《瑷珲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北京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 )
A. 南京 B. 上海 C. 虎门 D. 北京
“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
(1)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B.“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D.“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任务二【赏析名画——见证民族团结】
(2)下面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三【对比事件——感悟②】
(3)完成下表中①处内容的填写。通过比较后,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填写在②处)
(4)“求大同,存小异”对和平发展意义重大,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任务五【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
(5)右边是同学围绕“科技与生活”开展问卷调查后,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6)完成板报任务后,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告完成。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终结,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材料三、四均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中,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指出其南移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
(3)根据材料三,简述二战后美国“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表现。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共同因素。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材料二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材料三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材料二、三摘编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法典在欧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4)根据材料四给出的示例,在空白处撰写简要说明。
(5)综上所述,并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