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5—1916年的中国,政治及思想界之沉闷、彷徨,已到了足以压垮人的地步…...

“1915—1916年的中国,政治及思想界之沉闷、彷徨,已到了足以压垮人的地步……《新青年》慢慢发展出一条新路,认为解决当时中国的政治不能只靠政治,要靠文艺、伦理、思想方面的变革……”材料中《新青年》发展出“一条新路”指的是 (  )

A. 自强、求富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属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难度不大。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斗争锋芒指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创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 (  )

A.     B.

C.     D.

 

查看答案

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

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 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C. 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房子

D. 老四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

 

查看答案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

A. 《瑷珲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