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一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一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 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 材料三中“红军”为何要“远征”?

(3) 材料二中提到了红军远征过程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至少举出两项)

(4) 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1)①B;②A;③C;④D。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答出其中的两例以上) (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解析】(1)根据邮票内容可知,图A为飞夺泸定桥,图B是遵义会议,图C为红军过草地,图D为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结合长征路线图可知,①处所处位置为贵州,遵义会议召开的地点正是贵州北部的重镇遵义,故①对应的是B。②处所处的位置是大渡河,泸定桥在大渡河上,故对应的是图A。④处所处位置为甘肃,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故对应的是D。所以③处对应的就是C。 (2)根据所学可知,红军长征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3)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可知,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后,首先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转向贵州,渡过乌江占领遵义,遵义会议之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4)根据所学可知,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将士面对艰难险阻体现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中华民族的的复兴之路。

【炮声惊梦】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艰难追梦】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着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然而,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曲折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形容说:“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材料三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团结之梦】

材料四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据材料二,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1911年的“这一道闪电”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请说出毛泽东是如何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的。(列举两例,说出事件及其主要影响。)

(4)材料四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是在哪一事变后成为现实的?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图这一漫画讽刺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把这一思想 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的思想家是(  )

A. 严复    B. 魏源          

C. 梁启超    D. 龚自珍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26日建成通往潮汕地区的动车线,盘活了整个广东经济。在近代,作为广东籍的著名铁路工程师修建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是 (  )

A. 侯德榜    B. 詹天佑    C. 严复    D. 魏源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 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 张謇    B. 荣宗敬    C. 荣德生    D. 孙中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