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力...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博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1)1492年发生了什么事件,使其能被“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第二阶段中,列强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欧非美三大洲之间进行了哪一贸易活动?该活动对非洲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恩波历史教学资料》

(2)材料二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列举两个这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

 

材料三  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其总部在美国西雅图市,但是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由英国工厂制造,新型的波音737的尾翼由中国上海,西安等地工厂制造,21世纪初,世界各地飞行的一万多架波音飞机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飞机装配有中国制造的飞机部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落后。 (2)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有利于它们打破国界,进行商品贸易。火车和轮船。 (3)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4)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以为到了印度,从此欧洲贸易范围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列强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欧非美三大洲之间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落后。 (2)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有利于它们打破国界,进行商品贸易。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斯蒂芬森发明火车,富尔顿发明轮船。 (3)依据所学可知,当今的趋势是政治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1)结合所学回答,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用意何在?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材料二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在康有为推动下,皇帝终于“宣布变法”,这次变法被称为什么?这次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4)结合材料四说明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和刊物分别是?

材料五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5)结合所学回答,催生中国企业1992年和2001年两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六  1990年,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004年,中央“希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

(6)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7)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查看答案

在我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朝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的?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2)秦汉统治者各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的朝代?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查看答案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就进行的科技革命,被誉为“第四次科技革命”,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就是( )

A. 生物工程    B. 电子计算机    C. 原子能    D. 航天技术

 

查看答案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该组织建立后所起的作用不包括(     )

A. 推动成员国开放市场    B. 制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C. 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D. 促进成员国公平贸易

 

查看答案

1941年11月7日,苏联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之后,红军在前线创造了一个奇迹,扭转了被动局面,这次阅兵后进行的战役是(  )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诺曼底登陆战役    D. 中途岛海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