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周的分封制”规定了诸侯对周天子要履行哪些义务?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后来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它在中央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2)依据材料二,归纳汉初面临怎样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的?

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1)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交纳贡品,镇守疆土,随从天子作战。作用: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地区。制度:郡县制。措施: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问题:诸侯国势力大,威胁中央统治。措施:颁布“推恩令”。 (3)理念和举例:任用贤才,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善于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4)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朝代:设立:秦朝;废除:明朝。 (5)机构:军机处。标志: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内容是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交纳贡品,镇守疆土,随从天子作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通过分封王室宗亲和有功之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了西周的统治,开发了边疆地区。第三小问,随着分封制瓦解,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且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第四小问,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上的体现是在皇帝之下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由于汉初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拥有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所以出现了诸侯国势力大,威胁中央统治的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再借机实行削藩夺地,逐渐消除诸侯国的威胁。 (3)根据材料“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可知,体现了他任用贤才的执政理念,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人用的贤才有房玄龄、杜如晦;材料中魏征的话被唐太宗采纳,体现了唐太宗从善如流,善于纳谏,与此有关的例子正是材料中向唐太宗进言的谏臣魏征受到重用。 (4)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历史上“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具体措施是在中央上,废除了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第二小问,丞相最早出现于秦朝是设立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到明朝时,丞相被废除。 (5)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雍正皇帝时期设立,用于加强皇权的机构是军机处;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只是负责传达皇帝指令,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了君主专制,所以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标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标题为“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 “推倒柏林墙”、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三幅新闻图片。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两极格局形成    B. 政治多极化

C. 苏联东欧剧变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读下表后,能够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

A. 两次世界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 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 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 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由德国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拍摄的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优秀影片的剧照。这部影片反映的应该是( )

A. 攻克柏林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偷袭珍珠港战役    D. 凡尔登战役

 

查看答案

苏联“一五计划”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 其中“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  )

A. 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  )

A. 但丁及《神曲》    B. 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

C. 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    D. 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