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成功的实践探索?中国农民最早在哪里“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材料三: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

(3)材料三《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1)说明:战国时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使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起来(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水利工程的兴修(都江堰)(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2)探索:一五计划的完成、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答对1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希望。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粮食产量提高了或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根据材料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各国实行变法,如材料中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进行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成功探索。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78年底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随后小岗村的做法得到了认可,并被推广。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希望。第二小问,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的额困扰,为此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讲话,材料中的诗篇是指邓小平南巡讲话,南方谈话的作用是进一步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是行动的先行,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论语别裁》

(1)材料一反应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其中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材料二: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 孟德斯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各列举中外历史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3)根据材料三回答,此材料出自何处?(1)它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互联网+”是近几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C. 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 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查看答案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

A. 自由、博爱的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民主”、“共和”思想    D.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主题式学习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一种学习方式。下列历史事件及所反映的主题对应正确的有(   )项

①若把但丁、哥伦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人物组合在一起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最适合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②若把罗斯福、希特勒、纳粹党、日本军部法西斯等图片组合在一起,研究主题是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若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人物图片组合在一起,这组图片反映的恰当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与发展者

④“冷战与美苏争霸、欧洲复兴、日本崛起、欧盟成立”。如果要给以上知识点确立一个主题,合适的是多极格局下的世界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