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7世纪,哪个殖民者霸占了我们的宝岛台湾? (2...

(1)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7世纪,哪个殖民者霸占了我们的宝岛台湾?

(2) 清朝在1684年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荷兰;台湾府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曾强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1684年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是台湾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 唐朝时西藏被称为什么?

(2)唐朝时统—藏族各部,建立“西藏政权”的是谁?大唐的哪位公主嫁与他?

(3)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哪个朝代?其管理西藏军政要务的机构是什么?

(4)为加强对西藏的统治,清朝雍正时期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西藏?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设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

⑵这-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3)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一重大发明,它是什么?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 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4)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具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⑸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釆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都城或国家(朝代)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北宋的都城:东京

B. 建都上京的朝代(国家):辽(契丹)

C. 西夏的都城:兴庆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

A.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刘家港

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红海沿岸

 

查看答案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C”。

(1)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  )

(2)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

(3)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

(4)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

(5)唐代文明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也丰富了自己。(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