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真是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

“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真是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的佛学大师.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A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西游记》是一部长编小说,《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这是对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  )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查看答案

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 扬州、北京    B. 杭州、北京    C. 杭州、扬州    D. 广州、北京

 

查看答案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使南北重新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查看答案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查看答案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