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时期?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落后。 (2)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期。 (3)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 【解析】(1) 依据材料中的“汉朝时……无冻饿之人……无千金之家”,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人们生活不饥馑也不富足的状况。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相关信息可以得出,由“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可以得出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多靠南方;由“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可以得出,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到南宋时期南方人口超过北方,所以经济中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发展的原因包括: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点睛: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从远古到西晋时期;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从北宋到南宋时期。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的。经济重心南移是漫长历史变迁中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当前,在祖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保持协调发展,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三、综合题(共1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你知道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

A. 北宋和辽    B. 北宋和西夏

C. 南宋和西夏    D. 南宋和金

 

查看答案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 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查看答案

岳飞在哪一个地方大败金军主力(   )

A. 燕京    B. 兴庆    C. 郾城    D. 临安

 

查看答案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的“佞臣”指的是(     )

A. 赵高    B. 秦桧    C. 李林甫    D. 杨国忠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