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以什么为出发点的?( ) A. 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以什么为出发点的?( )

A. 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

B. 从港澳台人民的愿望出发

C. 从大陆人民长期的愿望出发

D.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D 【解析】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将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 内蒙古    B. 宁夏和广西    C. 西藏    D. 新疆

 

查看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

A. 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C. 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    D. 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查看答案

湖北省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有潘家湾土家族自治乡,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查看答案

活动探究:

胡锦涛于2006年2月14日在《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

首先,请您作为参赛选手回答问题:

(1)建国初,中国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改造采取的形式是引导农民参加什么组织?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失误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具体的政策指什么?实行这种政策有什么好处?

(5)为解决农民问题,党和政府不断调整政策,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