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决定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举办一次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决定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举办一次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程的展示活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表格信息】

(1)据表中信息,写出事件名称。

【图片信息】

(2)下图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工业交通领域的主要成就?

展示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文本信息】

下表是某一会议的内容:

(3)据表中信息,写出此会议名称。此次会议在经济建设上决定实行什么决策?

【图片信息】

(4)下图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

【整合信息】

(5)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谈谈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能够屡创佳绩。

 

(1)开国大典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4)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政策。 【解析】(1)根据材料一正的时间1949年10月1日和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事件指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2)根据图片二中的成就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3年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解放思想事实就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确立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 (4)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根据国情调整政策等等。 点睛:关于改革开放的考点属于高频考点,重点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和作用。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二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曾放出了许多离谱的农作物高产“卫星”。其中,河南西平县和平农业社小麦高产7320斤,湖北麻城县建国农业一社早稻亩产36956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在当年诸多的“卫星”中特别耀眼,更有一个惊人的“卫星”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匹毛驴拉不动”。

材料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摘自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一中 “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农业改造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方式?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材料相关的事件。同一时期我国在农村还实行了哪一项政策?

(4)材料四中“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1966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现在装备了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发展成为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  )

A. 瞄准日本和美国领土    B. 反击敌国空中的入侵

C. 为台湾回归准备军事力量    D. 实施核反击

 

查看答案

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国防现代化    B. 新中国外交

C. 祖国统一大业    D. 两岸交流

 

查看答案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即后来的“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

C. 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    D. 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