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历代都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历代都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列队而出时,非常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作诗赞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1)材料一的“新科进士”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何时?依据材料二,归纳这一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这一制度有何新变化?这一变化有何危害?

(3)材料二中的“秦焚书”和明朝对该制度的变化,二者共同目的是什么?清朝为达到同一目的,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1)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2)实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 (3)加强思想控制,以巩固统治。 大兴文字狱。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进士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故新科进士与科举制有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设立,科举制正式确立。第三小问,“历代踵行”说明科举制延续时间长;“时加修正”说明科举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防闲之法益密”说明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式规范;“取人之道益公”说明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 (2)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按指定的观点答题,不能有自己的见解,且答卷的文体分成八个部分。人们把明朝的科举考试称为八股取士。第二小问,由于读书人为了能考中,只是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出来做官也大都是皇帝忠实的奴仆。这样的科举考试,顾炎武抨击八股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可见其危害如焚书坑儒一样,禁锢思想,摧残人才。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八股取士是为了选拔听命的于皇帝的官吏,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让知识分子听话,对他们进行思想控制,以巩固统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除了继续实行八股取士外,还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歌中摘取只言片语进行歪曲解释,罗织罪名,制造了打批的冤狱,称为“文字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屠同学到环岛路游玩,看见一座跨海大桥的名字(如下图),对同伴说:“这座桥的命名是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的,郑成功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赶走了侵略者。”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 《三国演义》    B. 《西游记》    C. 《红楼梦》    D. 《水浒传》

 

查看答案

以下属于清朝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①废丞相  ②设军机处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以下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A. 瓷都景德镇盛产唐三彩    B.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D. 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

 

查看答案

率军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的起义军将领是(   )

A. 李自成    B. 张献忠    C. 皇太极    D. 吴三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