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

(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在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文(答出两点即可)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剪发辫、改称呼(改老爷、大人为先生、君)、跪拜礼改为握手、服饰由长袍马褂改为中山装、西装(答出两点即可)。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民族团结抗战;国民党: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共产党: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 (4)由单一到联合。 【解析】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知识点。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康有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他们后来宣传维新思想主张有学西方,立宪政,变法图强,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文化方面主要内容有: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在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文。故答案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在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文(答出两点即可)。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知识点。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孙中山”,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等法令,改称呼(改老爷、大人为先生、君)、跪拜礼改为握手、服饰由长袍马褂改为中山装、西装。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知识点。材料二提供了关键信息“1937年7月8日”、“1937年7月17日”,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积极沟通国民党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团结抗战;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取得了胜利。 (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积极沟通国民党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之前进行的探索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单一的,而抗日战争实现了国共两党的联合领导。故答案为由单一到联合。 考点: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经济和社会生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血肉筑长城、社会生活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写出“远征”的起止时间,红军“远征”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八十多年前,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党渡过了幼年时期,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2)“这次会议”是指__________,“八十多年前”是________年。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材料三 一路走来,我们没有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样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共和国摇篮”的宣传;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

(3)材料三中游人重走长征路,请你写出他们正确的旅游路线。(写出重要地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4592日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的场景,与这种情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    B. 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

C.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 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查看答案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有八路军参加并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武汉会战 ④徐州会战 ⑤百团大战

A. ①②③    B. ②⑤

C. ③④⑤    D. ③④

 

查看答案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    B. 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查看答案

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局部抗战时期    C. 全民族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