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
(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写出“远征”的起止时间,红军“远征”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八十多年前,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党渡过了幼年时期,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2)“这次会议”是指__________,“八十多年前”是________年。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材料三 一路走来,我们没有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样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共和国摇篮”的宣传;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
(3)材料三中游人重走长征路,请你写出他们正确的旅游路线。(写出重要地点即可)
下图是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的场景,与这种情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 B. 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
C.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 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有八路军参加并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武汉会战 ④徐州会战 ⑤百团大战
A. ①②③ B. ②⑤
C. ③④⑤ D. ③④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 B. 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局部抗战时期 C. 全民族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