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1948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A 【解析】试题分析:辽沈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9月—11月,共歼敌47万余: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首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题文中的“锦州”在东北,所以是辽沈战役,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从1946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 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 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查看答案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图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在延安机场的合影。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 联合蒋介石抗日

C. 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D. 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查看答案

1945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 广州    B. 重庆    C. 西安    D. 北平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戊戌变法遂起。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

材料四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出现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标志性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请简析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戊戌变法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联系材料三,简述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

(4)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它”表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进入了什么领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

(1)材料一中这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至少答出两项)

材料二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孙中山先生说出此话的背景是什么?此话中包含着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

(3)材料三集中体现了陈独秀的什么主张?由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4)中国人民在近代化的探索中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请你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