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苏州 31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2.12.2)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2017 河北 28题)材料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如下。
年份 | 措施 |
咸丰十一年(1861) | 恭亲王奕䜣、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 |
同治四年(1865) |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
同治五年(1866) |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
同治九年(1870) |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
光绪元年(1875) |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
光绪二年(1876) |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与驾船 |
光绪六年(1880) |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
光绪十一年(1885) |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
光绪十四年(1888) |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后付诸实施的。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2017 河北 14题)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谱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断发易服 B. 移风易俗 C. 实业救国 D. 践行民权
(2017 泰安13题)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 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017 湘潭6题)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的情况。导致1914—1918年间厂家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B. 五四爱国运动的客观推进
C. 欧洲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财税和币制改革的影响
(2017长沙15题)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 救亡图存 B. 巩固清朝统治
C. 向西方学习 D. 发展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