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促进国家统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采取了一系列...

【促进国家统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标志着新疆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是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政机构? 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哪一历史人物的艰辛努力?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

(3)在历史上台湾地区曾三次分离两次回归,你知道第一次分离被哪国侵占?第一次是哪年回归祖国的?

(4)结合历史和现实,请你说一说在今天你能为维护国家统一做些什么?

 

(1)西域都护府 张骞 (2)元朝 (3)荷兰 1662年 (4)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 习惯、语言文字,并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国家分裂的言行作斗争。宣传、坚持党的《一国两制》政策,努力学习,提高综合国力。(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新疆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是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张骞两次通西域。 (2)依据“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至此西藏在元朝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3)依据“台湾第一次分离及第一次回归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这是台湾与大陆第一次分离;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这是台湾第一次回归祖国。 (4)为维护国家统一谈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 习惯、语言文字,并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国家分裂的言行作斗争。宣传、坚持党的《一国两制》政策,努力学习,提高综合国力。(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护民族团结】

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探究一:捍卫主权

(1)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哪些努力?

探究二:民族团结

(2)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按序号顺序在空白处填写恰当史实。

 

查看答案

【加强对外交流】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材料一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用史实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两项)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历史意义?

(4)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继承与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什么制度?(两项)

(2)请举出隋朝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3)请举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一个事例。

(4)写出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查看答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 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5)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书是     

(6)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的是      

(7)被后世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农学著作是      

(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查看答案

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彰显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下列与郑和下西洋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 郑和到过亚欧30多个国家和红海沿岸

C.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