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赢得胜利,在军事科...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赢得胜利,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投入大量

的人力物力,使原有的科技潜力在某几个点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雷达技术、喷气式飞机和火箭技术、运筹学理论、自动控制技术、我生素的发现和应用.都为战后新的科学技术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战后,美、苏等国为在军事上压倒对方,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然而,军事科技会向民用辐射,50年代从美国开始,许多军事科技直接转入民用,如原子能发电站、喷气式客机、民用电子计算机、非军用卫星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内容及原因。

(3)综合以球究,概括材料三的历史趋势并写出相关。

 

(1)战争的需要,美苏争霸的世界,科技民用化发展,两条即可。 (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发展,重视科技制定恰当政策等 (3)多极化趋势,一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际竞争中必须重视科技。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赢得胜利,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投入大量 的人力物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赢得胜利,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投入大量 的人力物力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赢得胜利,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是战争的需要,美苏争霸的世界,科技民用化发展。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内容,结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注重发展科技,制定恰当的政策,运用高素质的劳动力人才,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3)综合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两级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各国注重发展高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在在国际竞争中必须重视科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的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对政策和优虑措施。

材料二   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材料三  1987年2月6日.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好像―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特殊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僵化的模式"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政府是如何尝试改变

这种模式的。

(3)综合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相关认识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  左宗室指出铁路筑成后”民国而富国因而强,人物因而倍盛。”李鸿章提出修筑胸陶城埗至临清的铁路,作为南北干线的枢纽,以便转运渣粮,李鸿章还以开平煤矿运煤需要,在天津用附修筑了唐胥铁路和津沽铁路。

材料二有·”三弊"一曰词将使洋人扩张对华贸易有机可乘,利尚未兴,患已隐状·;二曰

沿途需占地,迁房、移坟。民间必不乐从,劳迪剂驱,徒增骚扰“;三日必将影响轮船有商

局津沪航线的运费收入“此最彼绌,势所必然”

材料三

  材料四   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1)根据材料―、材料二,概括材料中人物支持、反对修筑铁路的理由。

(2)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3主要内容并分析原因。

(3)综合以上探究我国近代以来影响的路建设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李冰治水,历史文献记载很少《史记·河渠书》记到“蜀守冰,凿离堆,进沣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有余利用灌溉,百姓按修其利……"这项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的建造者,连姓也没有,直到班固著《汉书》,才在“冰"字前加上李。后来,(华阳国志)盛赞李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都江堰的修筑于何时?有何功能?

(2)根据材料,确定李冰是都江堰的主要修筑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3)综合以上探究.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查看答案

“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从具象到抽象,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这位画家是

A. 达芬奇    B. 毕加索    C. 梵高    D. 荷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