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乱世风云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阻滞和破坏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新的发展因素。此时期科技文化承上启下,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2)材料一中的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
【艺术放光彩】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两幅作品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两幅作品的作者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感悟传文明】
(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下图)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 东晋时期的侨置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丁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 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下列简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综上所述,你认为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发展提供了什么启示?(两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3)材料一中的“周郎”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4)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我国古代众多的石窟艺术中形象生动的塑像、壁画、浮雕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影响极大的
A. 民族文化 B. 儒家文化
C. 佛教文化 D. 道教文化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 )
A. 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B.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 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 鲜卑姓氏改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