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 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其中供奉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包括二战时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
——新华网
材料三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四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
(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1894年中日事件”指什么?用一句话概括“1894年中日事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材料四的内容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的内容?
(6)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1)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从赔款数额、通商口岸的位置、割让土地等方面完成下列表格。
| 中英《南京条约》 | 中日《马关条约》 |
割地 |
|
|
赔款 |
|
|
通商 |
|
|
其他 |
|
|
(2)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有了哪些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是英国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后来法、美等国相继取得这一特权。结合材料三和材料二,谈一谈《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是由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发动的
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活动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西方侵华史
B.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中国人民探索史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