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三: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此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   

(1)材料一是我国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示意图?该水利工程主要由哪两大系统工程组成?   

(2)材料二这句话所称赞的李太守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为什么能获得这样高的赞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水利工程有哪些作用?它的修建有何重要意义?   

(4)上述材料中这个水利工程曾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它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1)都江堰;渠首和灌溉网。 (2)李冰;他主持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至今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防洪、灌溉、水运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4)规模大、效益好、历时久;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示意图中的信息:内江、外江、宝瓶口、飞沙堰可知,这是都江堰的构成部分;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分成两大工程,即渠首和灌溉网。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将李太守与大禹相提并论,可知,李太守在水利方面的贡献巨大,根据所学可知,此李太守正式修建都江堰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人民赞誉他是因为他主持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至今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可知,都江堰的功能包括防洪,灌溉;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还有水运的功能。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的意义体现在它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并且至今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4)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此项工程是一项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规模大,综合效益高,历史悠久;同时都江堰作为当时的先进水利工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点睛:本题考查都江堰,解题时抓住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谁?材料中的卫鞅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一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卫鞅的变法?为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变法有何影响?   

(4)后来卫鞅被这些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有人说他主持的这次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七国之乱    B. 春秋五霸

C. 战国七雄    D. 秦灭六国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

B. 个体小农的出现

C. 百家争鸣的影响

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查看答案

都江堰的修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主持修筑这个水利工程的是(  )

A. 大禹    B. 商鞅    C. 李冰    D. 管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