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________、______...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王朝,这些王朝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________”。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________________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梁武帝________夺取帝位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宋武帝 宋文帝 萧衍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20年,掌握东晋实权的大将刘裕,废晋帝自立,东晋灭亡。刘裕灭晋后,建国号为宋。从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存在时间最久的,也是南朝疆域最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在宋武帝和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梁武帝是萧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立与统治:________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________________年重建晋王朝,以________为都,史称________。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_______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之为“____________”。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江南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________年,东晋灭亡。

 

查看答案

(成都中考)如表所示,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魏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查看答案

(青岛中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查看答案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商鞅为实现民“殷盛”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要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或者结果。

(3)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哪个皇帝?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语言?为此,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除了材料二中的措施外,孝文帝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