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公车上书 |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
B | 百日维新 | 挽救了民族危亡 |
C | 《定国是诏》颁布 |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
D | 戊戌政变 |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
A. A B. B C. C D. D
(2017·河南)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2016·山西)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 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 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2017·郴州)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 民主思想 B. 政治制度 C. 军事技术 D. 风俗习惯
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A. 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B.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镇压义和团运动
(2017·重庆)“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
A. 鸦片输入的危害 B.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 中国边疆的危机 D. 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