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1931-1945年,日本发动了长约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日本政府、日本一些右翼势力一再美化、歪曲、否认侵华战争,隐瞒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发表错误言论等。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1)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列举唐朝时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列举两例)
(2)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东制造的侵华事变的名称各一个。
(3)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
(4)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如何理解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三: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但大多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才树立起红旗。党中央派出不少优秀干部“学习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去各地创建革命根据地。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南昌打响第一枪”指什么事件?谈谈对此话的理解。
(3)“朱毛合”“建四军”分别指什么?
(4)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5)材料三中“井冈山道路”是怎样的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2015·广东)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延安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被誉为革命圣地。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延安的是( )
A. 中共一大召开 B.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 中共七大召开 D. 西安事变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江西万家岭战役, 中国《地道战》 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军队在抗击日军日武装——回民支队
A. 国民党是中国抗战的惟一力量 B. 共产党是领导中国抗战的绝对核心
C. 少数民族是中国抗战的决定性力量 D. 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