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华夏之祖】

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 黄帝陵(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民主政治】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杰出首领】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通商交换。 (2)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逐渐形成以后的华夏族,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黄帝能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另外,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等。 (3)禅让制。推举贤德之人做继承人。 (4)顺序:图三——图一——图二。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炎帝教人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符合材料中的“制耒耜,教民农作”,故神农氏是炎帝。材料一中炎帝的贡献包括第一句中的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还有第二句中的“交易”,即教人们通商交换。 (2)根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黄帝的事迹包括华夏族的形成和黄帝的发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从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组成部落联盟,到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奠定了华夏族的主体,后人因此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第二方面可以列举黄帝及其妻子嫘祖,部下仓颉、伶伦的发明创造。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尧没有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体现的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禅让制的特点不是以宗族血缘为基础的世袭制,而是推举之法,选择德才兼备的人作为部落联盟首领。 (4)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根据材料也可知,尧年老时,推举舜作为继承人,舜年老是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所以三幅图的顺序是图三、图一、图二。第二小问,从三人的事迹可知,当今时代,作为人民公仆应像尧舜禹一样,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从禅让制的角度来看,国家在官员的选拔上应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兼爱、非攻    B. “仁者爱人”

C. 祸福相依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查看答案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奖励农耕    B. 按军功授爵位    C. 推行县制    D. 抑制商业贸易

 

查看答案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A. 秦国    B. 韩国    C. 楚国    D. 燕国

 

查看答案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10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 统一    B. 弱肉强食    C. 诸侯争霸    D. 国家数目越来越少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春秋后期    B. 战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