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列举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霸主。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什么时期发生的什么变法?这次变法还有哪些内容?请补充完整。

(4)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个霸主。 (2) 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列举其中两个即可) (3)战国;商鞅变法。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 (4)重用人才,变法改革强国。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个霸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霸主还包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这是战国时期秦国进行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除了材料中表述的之外还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 (4)通过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认识到重用人才,变法改革强国是齐桓公称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 点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是考试的高频考点,重点掌握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产生的历史作用,从中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在材料一中的①、②处填写出相应的制度和人物。

(2)材料二的图示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写出该制度的主要内容。(3)材料一中①和材料二所体现出来的两种制度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家争鸣”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家争鸣的( )

A. 出现时间

B. 出现原因

C. 学派

D. 作用

 

查看答案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孟子

 

查看答案

(2017·甘肃临夏等)《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推行县制    B.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废井田,开阡陌    D.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秦国    B. 楚国

C. 燕国         D. 齐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