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

“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这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副部长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国外执行一项重大任务时,在飞机上写下的一首打油诗。这里的“外交任务”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参加香港回归祖国的谈判

C. 参加中美建交谈判    D. 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参加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的是周恩来,不是乔冠华,A项排除; 参加香港回归祖国的谈判是邓小平,B项排除;中美建交谈判应在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以后,C项排除;1971年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的是联合国,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故选D。 点睛:解题时可联系题干时间和人物,分析选项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人物,通过排除法完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关于下边纪念邮票所反映的史实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1997年12月20日香港回归祖国    B. 回归后的香港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C. “一国两制”最先在香港成功实践    D. 回归后的香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民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对深圳发展经验的肯定,也是对整个经济特区政策的肯定。在这之后,我国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

C. 迅速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D. 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查看答案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其中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    D.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